理论研究
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
稿件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发布时间: 2025-07-02 08:04:58
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纪检监察专责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。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纪委监委聚焦监督力量分散、协同联动不足、穿透力不强等问题,坚持系统思维,深化改革创新,通过强化政治统领、优化资源配置、凝聚监督合力、确保规范运行、释放治理效能,持续推动派驻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。
强化政治引领,把准监督方向。牢牢把握派驻监督的政治属性,始终将政治监督作为首要职责。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,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、乡村振兴、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任务,建立“清单+台账”监督机制,实施项目化推进、销号式管理。紧盯“关键少数”特别是“一把手”履责情况,通过列席会议、政治生态分析、监督谈话等方式,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。紧盯决策部署执行落地情况,跟进监督、精准监督,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贯彻执行中的堵点难点问题,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、令行禁止。
优化资源配置,建强监督前哨。建立监督力量动态调配机制,根据监督对象规模、廉政风险等因素,实行派驻机构差异化人员配置。聚焦提升理论素养、业务能力、实战本领,构建“骨干领衔+团队攻坚+新兵实训”培养体系。从全系统遴选业务骨干,分类建立审查调查、监督检查等人才库,组建谈话、取证、分析等专业团队。推行骨干授课指导、团队协同攻坚、室组结对帮带,开展线索研判、谈话突破、文书制作等小班制、针对性技能培训,全方位提升派驻干部政治素养、纪法素养和精准发现问题、规范执纪执法等能力。
创新联动机制,打破协同壁垒。为破解基层监督力量分散、“熟人社会”监督难题,强化系统集成,将全区划分为9个协作区,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负责,统筹调配纪检监察室、派驻机构、街道纪工委力量,形成监督联动、线索联商、案件联办、成果联享的“组组”协同、“室组”联动、“室组地”联合工作体系。聚焦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、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等重点领域,打破协作区界限,组建跨片区检查组,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派驻力量,开展嵌入式、下沉式监督。今年以来,在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突出问题治理中,发现并处置问题线索30件,批评教育和处理44人,党纪政务处分7人。同时,加强与审计、财政、统计等职能部门协作,探索信息共享、线索移送、联合检查机制,延伸监督触角,凝聚监督合力。
完善制度体系,确保规范运行。着力构建系统完备、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,制定监督质效评价办法,将发现问题线索质量、推动整改实效、深化促改促治等12项指标纳入动态考核体系,设置量化标准,树立重监督、重问题、重实效鲜明导向。配套出台派驻机构文书规范,对标上级要求,对线索处置、措施使用、谈话函询、案件审理等全流程权限、程序、文书作出明确规定,确保权力规范运行。建立协管领导前置审核和案件质量常态化评查机制,严格把关重要环节,守牢案件质量“生命线”。今年以来,各派驻机构共发现问题线索41件,立案31件,处理处分52人。
创新监督方式,提升治理效能。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点、内部管理薄弱点、问题易发风险点,探索实施“驻点式监督”,选取18家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区直部门,制定个性化监督方案,采取“驻点解剖+跟踪问效”模式,综合运用调阅资料、财务检查、个别谈话等手段,开展“政治体检”,精准发现系统性问题和制度漏洞。强化科技赋能,运用智慧监督平台整合链接派驻机构、监督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数据,打通信息壁垒。聚焦重点领域开发大数据分析模型,智能筛查异常信息,助力精准发现突出问题。坚持“惩治防”一体贯通,深化以案促改促治,对典型案件深入剖析,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,督促举一反三、堵塞漏洞、完善制度,切实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。(秦大栋,作者系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委常委,区纪委书记、监委主任)
>>><<<